▲工作人员搭建绳网与铁网两种结构的“桥”。本组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小型爬行动物自由穿行。
深圳新闻网2025年10月10日讯(深圳晚报记者吴洁) 近日,坪山区麻雀坑水库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拯救动物大行动”。该行动为小动物搭建了一条“回家的桥”,并首次尝试利用红外相机对“桥”的使用情况进行记录,标志着深圳“万桥计划”麻雀坑水库试点正式启动。
据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坪山管理局介绍,“万桥计划”是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坪山管理局为构建更加完整的山海连城微观层面生态空间格局,提出的微观生态修复理念,发起生物多样性全民共建活动。麻雀坑水库周边道路因硬化陡坡高度接近三米,坡面光滑、植被稀少,对小型爬行动物而言,如同一道难以逾越的“高墙”。长期阻隔不仅限制了动物的活动范围,也威胁到区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坪山区通过对生态本底的多次调研,发现各类存在于城市中的微型生态陷阱,并针对性地设计生态恢复与环境提升策略。
“我们希望通过简易的‘桥’,让这些小生命重新自由穿行。”项目工作人员介绍,基于小型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的生物学特性,项目团队选择在现场搭建绳网与铁网两种结构的“桥”。一类是绳网组:在一侧陡坡搭建由粗绳编织而成的网格。绳网富有弹性,表面摩擦力较大,方便小动物们爬行。一类是铁网组:在另一侧陡坡铺设铁丝网,并用绳索固定在周边树木上。
动物“回家”的“桥”搭建过程并不轻松。“网具笨重,固定点有限,我们只能不断尝试:有人钉网、有人拉绳、有人把网绷紧并与周边树木连接。搭建完成后,大家在两处地点安装了红外相机。”项目工作人员表示,未来几个月,将会定期更换电池、下载影像,记录不同动物是否使用绳网或铁网。
项目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科学监测与公众参与,探索城市生态修复的“微解决方案”,为深圳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城市提供示范。据悉,“万桥计划”动物友善设施案例征集活动延期至10月30日,优秀方案将获万元奖金资助。管理部门呼吁更多社会力量加入,共同关注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
贵丰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